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金口镇

小小柳条成“大器” 即墨金口老手艺人40年坚守柳编手艺

发布:2022/10/10 16:07:32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1584 次  编辑:佚名

一把锥子,一根根柳条,在一双布满老茧的粗糙双手的精巧编织下,制作出了一件件形态各异的精美柳编制品。10月8日,记者来到即墨市金口镇山阴村探访,近距离感受了柳编的独特魅力。据悉,柳编曾经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红极一时,但是近几年由于需求锐减,利润低,柳编手艺无人传承,目前正面临失传,金口镇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为柳编申请非遗,让这项传统老手艺能焕发青春,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山阴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柳编村” 

高玉平是金口镇山阴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所在的村子便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柳编村”。据悉,在上世纪七八时代,山阴村大部分村民靠柳编养家糊口,特别是簸箕、升、笸箩等柳编更是名扬方圆十里八乡。10月8日,记者来到高玉平家中探访,只见他家屋里面到处摆放着各种柳编制作的簸箕和升。“这些都是做好的簸箕,准备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去卖。”高玉平告诉记者,制作柳编很有讲究,为了保证湿度,他们必须在潮湿阴暗的地窖里制作。随后,高玉平带领记者来到村外一处一米多高的地窖里,从高高的地面上下去,只见地窖里大约有2米多高,4平方米大小,狭小阴暗,转身都感到困难,而且很是潮湿,空气里有一股淡淡的霉味。墙角处整齐堆放了一捆捆泡好的柳条,还有一些制作好的柳编成品。 

“柳编制作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不能透风,还要潮湿,而地窖的温度和湿度适合,这样就很好地保证了柳条的湿度,否则就会变干变脆容易折断。”高玉平告诉记者,柳编工艺看起来简单,前期准备却很繁琐,泡料、整理、截料、再泡料、加工……“就拿泡料来说,首先要泡3遍,然后必须过一宿,要不制作的时候柳条心发脆,容易折断。而且季节不同,对柳条的要求也不同。尤其是夏天温度高,泡好的柳条必须当天编好,否则容易长毛变色发黑。”说到编织的工艺,已经编了将近40年柳编的高玉平如数家珍。 

“一年除了春节和秋收,每天早晨4点就来地窖干活。”高玉平告诉记者,即使这样忙碌,一年的收入也差不多只有2万元。高玉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一个簸箕需要一天的时间,而成本却很高,柳条都是从临沂进货,每斤5.5元,一个簸箕就需要3斤多柳条,再加上尼龙绳、簸箕腿、“舌头”等辅料,成本差不多就要30元,而簸箕在集市上只能卖100块钱左右,这还不算人工费。 

“利润很有限,但是常年在地窖里低头干活,腰腿都落下了毛病。”说着高玉平把双手伸了出来,记者看到这双手非常粗糙,关节已经变形,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口子。“手指关节劳累受潮也都变形了,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手指头还发麻疼痛。”高玉平告诉记者,自己一个人在地窖里干活,一个小小的收音机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每天一边干活一边听着新闻和戏曲,感觉单调的日子也有了更多的乐趣。

说话间,只见高玉平拿起一根扁平的长长的柳条,沿着手里编织的升口不停的上下飞舞着。“这是给升的口沿缝边,这样就光滑结实好看了。”高玉平告诉记者,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封好口后再用鹅卵石轻轻的敲打凹凸不平的地方,把露出的线头修剪以后,一个光亮精致的升就做好了。

柳编老手艺正在申请非遗

高玉平说这点苦还不算什么,最让他心痛的是柳编的现状。“30年前俺们村有70多家干柳编的,原来俺兄弟和我还有侄子三个人干,兄弟现在有病也去世了,就我一个人干活了。”高玉平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高了,而用柳编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以前麦收都是用簸箕扬麦子皮,现在有了专业收割机,根本就不需要簸箕了。 “柳编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做出的东西也好看实用,希望它能永久流传下去。”干了40年的柳编,高玉平说这门老手艺已经就像他的生命一样不可分割,每天去地窖里干活,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好消息,为了保留传承这门老手艺,金口镇相关部门正在为柳编申请非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老手艺一定能焕发出新的青春,能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战“疫”有我——鳌山卫人的责任与担当
·金口镇:做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
·蓝村街道:围绕“一带、一线、四区”未来
·龙泉街道:高标准推进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
·【抗疫故事】党员带头勇毅逆行支援社区抗
·青岛即墨区大信街道:居家不忘安全,线上
·龙泉街道:聚力抗疫,我们在一起!
·金口镇: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金口镇党委动
·放款周期缩短,多地下调房贷利率
·段泊岚镇:“火线”淬能力,战“疫”显担
·青岛即墨:“项目管家”助力项目大干快上
·即墨“鸟笼村”年产60多万件,电商年销超
·即墨区龙泉街道服务不断档助力经济发展
·满园茶香关不住,每斤售价千元起步!
·龙山街道:着眼“五为”送温暖,文明实践
·大信街道筑牢网格防线,密织疫情防控“红
·通济街道:“疫”线临时党支部筑牢疫情防
·把好北大门,当好“守门人”
·移风店镇坚持“三个一线”防控举措筑牢疫
·未办手续,即墨区田横镇200多平房屋被依
·2022年4月对外停电明细汇总
·即墨区潮海市场监管所及时助力辖区行业复
·青岛市即墨区古城市场监管所:精细化服务
·即墨灵山街道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环卫
·即墨区段泊岚市场监管所助力企业抗疫复生
·即墨蓝村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复查工作
·即墨区北安街道用“活”公益性岗位助力人
·即墨区北安街道共建单位齐发力战“疫”一
·龙山街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防疫发展两不
·段泊岚镇:防疫生产两不误全力以赴谋发展
·房贷利率稳定!青岛首套房主流房贷利率仍
·鳌山卫境内投资12亿打造梅花谷获评“国家
·“阶段性使命完成”!这座东北省会城市官
·青岛即墨:“夫妻档”“母女花”“父子兵
·青岛市即墨区: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筑牢疫情
·青岛市即墨区:“送检上门”助力企业生产
·青岛即墨区:小区居民“宅”家生活丰富
·鳌山卫街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打好防疫阻击
·青岛即墨:爱心企业、热心团体捐赠爱心物
·即墨区潮海街道双管站所队伍筑牢疫情防控
·多地开花!房贷政策利好又加码!这座一线
·即墨潮海:巾帼抗疫勇担当凝心聚力绽芳华
·变“废”为“肥”,即墨区大力实施生物堆
·铺地毯、喂麦秆、住进冬暖棚!这里的茶叶
·通济街道:防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即墨蓝村:“党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流动+自主”即墨市场监管把好“菜篮子
·山东3地部分银行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灵山街道:冲锋一线锤炼作风坚决打赢疫情
·党旗飘飘,蓝村街道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