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蓝色硅谷

青岛蓝谷:科研优势转化产业胜势

发布:2022/7/25 8:41:36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1574 次  编辑:佚名

出“强化西海岸新区、蓝谷‘双核'引领作用”,赋予蓝谷引领海洋产业发展的重任,发挥好产业硬核作用,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勇当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蓝谷也因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重任在肩,惟有实干。即墨区委书记、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书记韩世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蓝谷产业导入是今年要啃的“硬骨头”。春节刚过,青岛蓝谷管理局召开会议,围绕“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三个方面,研究谋划下一步发展思路、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

“‘双核'引领,就是要求蓝谷发挥现代海洋‘产业核'引领作用,坚持项目为王,用高质量项目支撑产业做大做强。”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即墨区委副书记毛军响说。

围绕青岛市24条产业链,蓝谷结合自身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规划,确定了海洋高技术服务、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3个新兴产业,海洋文旅、涉海总部经济2个特色产业的“3+2”产业体系。

四大园区搭建产业载体

6月20日上午,海洋之心-国际蓝色生物谷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是蓝谷新布局的四个产业板块之一。

海洋之心-国际蓝色生物谷项目位于莱青路以西、鹤山路以北,占地981亩,总投资约100亿元。首批拟入驻13个项目,总投资约41亿元,其中膜天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千里新材高性能氮化硅制品项目已正式签约。园区建成后,预计五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将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以海洋生物产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样板园区。

根据调整后的规划,蓝谷布局了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鳌山卫片区、温泉片区)、海洋信息四大千亩产业园区,作为项目落地的载体。其中,海洋生物产业板块将围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营养食品和保健品)、海洋生物制品(生物酶制剂、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化妆品)、海洋渔业、海洋新材料等方向进行产业导入、项目落地工作。

为此,蓝谷成立建设运行指挥部,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产业定位、一个规划引领、一名领导担任园长、一个平台公司开发建设、一个事业部跟进招商、一批科研院所科技赋能、一支产业基金助力、一套招商政策支持的“八个一”原则,成熟一个、建设一个,以“亩产效益”为标准,进行片区化打造、饱和式投入、专业化招商、特色化发展。

山东大学张友明院士团队已与蓝谷国有平台公司海科集团签约,合作转化年产500公斤防治痛风、预防脑梗和中风的食药同源产品;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的海洋长效防污超滑涂层技术开发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发挥蓝谷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由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开展常态化精准对接,筛选‘高价值'成果,通过基金跟投、产业事业部跟进服务、载体空间定制化打造,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落地。”蓝谷管理局科技创新和投资促进部部长刘玉龙说,目前已梳理近50项可产业化成果,10余项拟重点推进产业化落地。

发起设立蓝谷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建立覆盖中试、投产、加速、并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链条,以基金投资赋能成果产业化落地。其中,总规模20亿元的蓝谷引导基金于6月份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于7月底前完成设立,9月份将实现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产业等多领域子基金覆盖。同时加强与国内知名头部创投机构的密切合作,上半年新引进秉尚资本等金融类机构110余家,累计达到510余家,总规模达470亿元。

政策扶持助推产业起势

对符合蓝谷重点产业方向并落地转化的科技成果,以引导基金、产业基金或股权投资等形式给予最高2000万元投资;

对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鼓励龙头企业、专业招商机构等在蓝谷开展产业导入、招商引资等工作,连续三年给予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

为把科研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蓝谷提出,坚持“引”“育”结合,将招商引资与成果转化、院所服务一体推进。针对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日前,蓝谷出台了《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新政”),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三个方面提出21条奖补政策。

科技创新是驱动。此次出台的21条政策中,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包括支持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梯度精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等7个方面。如对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给予1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产业发展方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初次评定为青岛市隐形冠军、省级“瞪羚”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初次评定为省级“独角兽”、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招商引资上,支持研究院开展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工作,对研究院培育的科技型企业,青岛蓝谷管理局所属公司可以股权投资等形式,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

“这次政策最大的亮点在于,强化了投资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大工青岛研究院院长姜大川说,成果从实验室进入应用场景,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系统集成,还要经历工程熟化和供应链塑造,最终被市场接受,这个周期漫长,投资高,风险高,往往因为缺少资金而中途失败。“新政”第一条就提出了“以引导基金、产业基金或股权投资等形式给予最高2000万元投资”,这对有市场前景可落地转化的成果项目来讲至关重要。

目前,蓝谷的引导基金正联合社会资本与大工青岛研究院积极推进试点蓝谷科技投资业务,主要解决产业化转化项目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需求。

如果说蓝谷科研院所优势在于基础研发的“从0到1”阶段,那产业化就是“从1到10”阶段。下一步,蓝谷将按照市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引领型”“创新型”发展导向,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实现“从1到10”的产业化蝶变。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战“疫”有我——鳌山卫人的责任与担当
·金口镇:做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
·蓝村街道:围绕“一带、一线、四区”未来
·龙泉街道:高标准推进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
·【抗疫故事】党员带头勇毅逆行支援社区抗
·青岛即墨区大信街道:居家不忘安全,线上
·龙泉街道:聚力抗疫,我们在一起!
·金口镇: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金口镇党委动
·放款周期缩短,多地下调房贷利率
·段泊岚镇:“火线”淬能力,战“疫”显担
·青岛即墨:“项目管家”助力项目大干快上
·即墨“鸟笼村”年产60多万件,电商年销超
·即墨区龙泉街道服务不断档助力经济发展
·满园茶香关不住,每斤售价千元起步!
·龙山街道:着眼“五为”送温暖,文明实践
·大信街道筑牢网格防线,密织疫情防控“红
·通济街道:“疫”线临时党支部筑牢疫情防
·把好北大门,当好“守门人”
·移风店镇坚持“三个一线”防控举措筑牢疫
·未办手续,即墨区田横镇200多平房屋被依
·2022年4月对外停电明细汇总
·即墨区潮海市场监管所及时助力辖区行业复
·青岛市即墨区古城市场监管所:精细化服务
·即墨灵山街道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环卫
·即墨区段泊岚市场监管所助力企业抗疫复生
·即墨蓝村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复查工作
·即墨区北安街道用“活”公益性岗位助力人
·即墨区北安街道共建单位齐发力战“疫”一
·龙山街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防疫发展两不
·段泊岚镇:防疫生产两不误全力以赴谋发展
·房贷利率稳定!青岛首套房主流房贷利率仍
·鳌山卫境内投资12亿打造梅花谷获评“国家
·“阶段性使命完成”!这座东北省会城市官
·青岛即墨:“夫妻档”“母女花”“父子兵
·青岛市即墨区: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筑牢疫情
·青岛市即墨区:“送检上门”助力企业生产
·青岛即墨区:小区居民“宅”家生活丰富
·鳌山卫街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打好防疫阻击
·青岛即墨:爱心企业、热心团体捐赠爱心物
·即墨区潮海街道双管站所队伍筑牢疫情防控
·多地开花!房贷政策利好又加码!这座一线
·即墨潮海:巾帼抗疫勇担当凝心聚力绽芳华
·变“废”为“肥”,即墨区大力实施生物堆
·铺地毯、喂麦秆、住进冬暖棚!这里的茶叶
·通济街道:防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即墨蓝村:“党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流动+自主”即墨市场监管把好“菜篮子
·山东3地部分银行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灵山街道:冲锋一线锤炼作风坚决打赢疫情
·党旗飘飘,蓝村街道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