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蓝色硅谷

从青啤布局蓝谷看一座城市与企业的相融共生

发布:2021/10/19 9:58:58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当一座有着浓厚创新创业氛围的活力之城,与一个与生俱来就蕴藏着创新创业基因的百年国企从相遇到相知、相伴,会演绎出怎样的精彩?答案是:相融共生!年轻而富有活力的蓝谷与“五朵金花”之一的青啤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样本。

在位于蓝谷创新中心片区的青啤研发基地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围挡设置、平整土地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完成土地招拍挂取得项目用地,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关键处落子:下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能级创新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

为此,青岛积极布局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重大创新平台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谋划并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青岛更是全力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跨越式发展。青岛啤酒则以百年老字号的使命传承,以创新引领者的责任担当,当仁不让承担起品牌强国的历史重任。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如何下好以科技资源集聚推动打造发展新动能这关键一步棋,青啤研发创新基地项目落户青岛蓝谷当属“下活”这盘高质量发展“棋局”的关键一招。

青岛蓝谷,218平方公里陆域、225平方公里海域,集聚了一大批海洋领域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整具备创新发展所必需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三个要素,天生一副海洋科学城“明星相”,这样的区域国内外少有,青岛更是独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岛蓝谷更像是一个“专精特新”城市而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并正在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塑造着这座城市的独特竞争优势。

现如今,蓝谷更是布局在一个更加宏阔的时代背景中,成为“关键之处”: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蓝谷战略定位再提升纳入“一区”环湾都市区范围,蓝谷海洋科学城纳入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青岛“十四五”规划明确了蓝谷在青岛打造“国家海洋科学城”战略中的核心作用;获批国家首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入选国家级孵化器……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大潮澎湃,青岛蓝谷步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快速上升期。这里集聚的高端科研资源、浓厚的创业氛围、飞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优异的营商环境,成为创新创业者实现理想抱负的“远方”;智慧宜居、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愈加完善的城市配套,更是创新创业者身心得以安放的“故乡”。

再观当前,青岛蓝谷正乘势而上,凝心聚力谋事干事,按照“1336”发展思路,锚定国家海洋科学城核心区的总体目标,建设鳌山湾海洋科创引领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围绕科技创新、产业组织、功能完善三条主线,聚力开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品质提升、体制改革六大攻坚,加快把蓝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

天赋异禀、战略叠加、机遇难得,青岛蓝谷的独特竞争优势和城市品质已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力,而青啤的落地生根,必将在这种推动力驱动下加快转化成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谋定而后动:百年青啤对话科创新秀

青岛啤酒,一个百年品牌, 青岛“五朵金花”之一,青岛制造业的骨干企业。数十年如一日的创新实践与沉淀,青岛啤酒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是其生生不息的唯一的途径、企业活力持续增强的重要源泉,成为永葆“金花”鲜妍的最大秘诀。

青岛蓝谷,一个年轻而富有青春活力的功能区,浸润着千年古卫海防文化的浓厚历史底蕴,在改革开发大潮中华丽蝶变为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当下成为青岛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双创”浪潮涌动的前沿阵地,并正在以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排头兵的姿态奋勇当先、冲锋陷阵。

有什么样的城市,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企业。蓝谷作为一个正在创业的滨海新城,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和优越的资源禀赋,天生就适合亟需创新创业动能的企业家们成就梦想,实现自身价值。蓝谷,青啤,有着共同的创新特征;蓝谷人,青啤人,涵养着相同的“创新”精气神。创新,也因此成为双方“对话”的契合点。

今年5月,青岛蓝谷管理局和青岛啤酒签订合作协议,青岛啤酒研发创新基地项目落地蓝谷,标志着双方全方位合作正式开启。项目一经签约,青岛蓝谷便强化与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项目单位的沟通协作,多措并举形成强大合力,确保项目快速稳步推进。

“我们设立项目服务专员,为项目建立‘一对一'的精准对接服务,从项目引进到项目落地,包括手续办理等都有专人服务,全时段靠上。”青岛蓝谷管理局规划建设部项目服务专员张希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规划建设部作为项目服务牵头部门,用“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当好项目“服务专员”,紧盯企业诉求、项目需求,从项目洽谈到主动帮助企业办理注册、立项、土地、规划等手续,为企业提供模拟审批等容缺受理服务,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高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我们每天都是在‘跑'中度过的:跑着为项目办理各项手续,跑着为企业解决各种棘手难题……但是我们跑出了成就,我们的‘多跑'换来了企业‘少跑'和‘不跑',加快了项目的落地进程。服务好企业和项目,就能为蓝谷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张希的脸上,洋溢着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而在蓝谷,像张希这样的“服务专员”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用孜孜不倦的拼搏奋斗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蓝谷配套齐全,区域成熟度高,科研创新氛围浓厚,下一步,青啤集团将携手蓝谷,全力以赴推动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建成,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于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牵引性、示范性作用。”青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在青岛啤酒研发创新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上说,在蓝谷建设青岛啤酒研发创新基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效应,它不仅是青岛啤酒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新样板、新模式,也是青啤集团融入“项目落地年”的新担当、新作为,更是青岛啤酒高质量发展的新谋划、新举措。

据了解,青岛啤酒研发创新基地项目将以我国酿酒领域唯一的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与加拿大啤酒大麦研究中心、英国国际酿造研究院等建立多家联合实验室,建设原料、酿造技术、气相色谱室、液相色谱室、光谱室、微生物等多个实验室,满足各类放大实验要求,仪器设备多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建设研发中心之外,该项目还将配套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国际酿造饮料创新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消费者测试中心以及科技展示中心等,使基地成为国际有影响力的啤酒酿造技术研究基地、高层次国际化啤酒酿造人才培养基地、多学科啤酒酿造国际学术交流基地、全球啤酒文化传播及消费者体验基地,为青啤实施涵盖“快乐、健康、时尚”三大板块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青啤集团发挥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强化市场思维,积极实施倍增计划,2017-2020年实现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连续增长,特别是2020年,企业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实现利润、企业市值均创历史新高。围绕实施倍增计划,青啤集团规划了2021-2022年总投资110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目前,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未来,蓝谷高质量推动赋能下的青岛啤酒,将更有能力颠覆传统,开拓更辽阔的发展空间。

苦练“内功”:做最佳“合伙人”

城市与企业是相生相伴的有机体,城市的发展需要企业注入活力。企业选择城市则伴随着对于创新要素的追逐,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对城市功能价值的认可,选择了则表明两者的高度适配,但即便如此,这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自然现象,其背后蕴藏着城市间的竞争。

因此,只有机制科学合理、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才能汇聚而来,城市方能获得认同,成为各方集聚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合伙人”。从布局高能级项目,到精准发力为项目“解难题”,再到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产业聚变,一直以来,蓝谷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苦练“内功”,推动城市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以城市新面貌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构筑起竞争新优势。

“焕新”体制机制,打开发展新境界。作为青岛市试点改革功能区,青岛蓝谷纵深迈向新发展阶段,打破“双招双引”传统思路,首先明确了以信息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技术装备产业三大产业为主导,以高端服务产业、众创服务产业、金融产业三大配套产业为支撑的“3+3”产业体系。按照专门、专人、专注、专业“四个专”原则,重磅推出了“6+8+3”“双招双引”作战体系。除此以外,协同即墨区创新工作机制,成立蓝谷管理局与即墨区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局区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即墨产业优势与蓝谷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真正实现步调一致、协调联动、共赢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软环境”提供“硬支撑”。功能区改革深入推进,工作举措不断创新,青岛蓝谷建立起以一个产业政策为主体,以科技、人才、金融三个专项政策为配套的“1+3”政策体系。创新审批服务模式,推动项目快审批、快落地,努力实现便民利企最大化,推行“拿地即开工”,推进“多审合一”,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如今在蓝谷,每个证件平均办理时限为2.5天,最短1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家企业的设立,进一步节约企业时间成本、效率成本。建立服务专员制度,深入每个院所、企业做信息员、调研员、协调员、服务员,同时局领导“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为各主体链接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资源要素,形成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创新创业生态闭环。

以青岛啤酒研发创新基地项目的推进为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依托局区协同优势,即墨区与蓝谷协调联动,在项目腾地拆迁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为项目有效推进、施工面逐步打开奠定坚实基础。例如,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攻坚克难、不计辛苦,两天一夜完成征地片区签约,保障地勘顺利进场;即墨区自然资源局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地价评估、拟定土地出让方案等工作,为项目尽早拿地提供了根本保障;青岛蓝谷管理局规划建设部、行政审批中心将青啤项目纳入“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提前介入方案审查、开展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真正实现了项目“拿地即开工”……

如果说“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内涵”,那么包含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内的“硬实力”则是城市的最强“颜值”表现。近年来,青岛蓝谷摸准城市发展命脉,不断在城市功能配套、人才储备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一方面实施一批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另一方面引进高品质服务业项目,如共享汽车、高端商超等。今年,随着齐鲁医院、山大附中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的全力推进,蓝谷布局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三甲医院的完善教育和医疗卫生体系;同时还建设了国家级冲浪训练赛事基地、冲浪体育公园、港中旅海泉湾度假区、银座新天地等一批体育健身、商业购物、休闲旅游平台。此外,问海路、滨海大道等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完成,小岛湾、小管岛工程加快推进,至青岛胶东机场快速通道工程渐行渐近,地铁11号线延长线启动前期招标……随着众多配套项目相继完工或加速推进,青岛蓝谷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当前,蓝谷正从一个自带“高冷”气质的科教新区,加速迈向充满人文气息和烟火味道的滨海宜居新城。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打法为青岛蓝谷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开拓了新境界。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蓝谷引进重点项目数量、投资额分别增长183%和98%;新增市场主体增长53%;新增金融类投资机构260家,总规模达285亿元。今年上半年,青岛蓝谷新增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03.9%;新签约项目同比增长33%;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31.6%,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3%,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销售额增长288%。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担当,与项目方加强沟通对接,将工作做实做细,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青岛蓝谷管理局规划建设部部长刘春一说。

先“择木而栖”,继而“相融共生”,这似乎是对企业和城市相互成就、共同成长关系的更好诠释。在这份关系中,城市与企业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城市用好的营商环境和城市战略支撑企业发展,企业则用创新与活力成就城市发展升级,“服务”与“反哺”,天平的两端,企业和城市都是受益者。期待着正在打造新发展格局的蓝谷与青啤深度相融共生,期待青岛蓝谷“合伙人”越来越多,演绎出城企之间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