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大信镇

青岛市即墨区多渠道助力脱贫增收

发布:2019/1/26 10:59:56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青岛市即墨区大信镇前进村贫困户杜守喜家中有份帮扶明细,微黄的两页纸写满了2015年以来接受资助的情况,也见证着杜守喜的脱贫历程。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即墨区共减少贫困人口5883人,出列65个贫困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脱贫攻坚答卷。
创业增收——“输血”变“造血”
  年节将近,灵山镇索戈庄村村民赵成华家的超市门口好不热闹。大家在老赵提供的石桌石凳上喝着热茶,攀聊家中琐事。老赵倚坐门前开心地笑着。
  老赵开的这家超市离不开即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他曾因股骨头坏死落下残疾,经济来源全靠妻子耕种3亩农田。围绕帮扶赵成华,灵山镇政府出资在村里租赁了一处房屋,并装修成爱心超市交给其经营,超市首批服装由即墨库存商品直销中心以无抵押形式免费提供,销售收入归赵成华所有。开张仅一个多月,赵成华便销售了240多件服装,爱心超市共带来年收入6000余元,是他往年收入的3倍。“日子好了,俺想做点事情报答他们。”顺利脱贫的赵成华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也用实际行动回馈着社会,在超市门口摆上免费热茶便是其中之一。
  赵成华的爱心超市是即墨区多渠道创业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即墨区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对象结构特点,把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充分就业作为脱贫主攻方向,开展多措并举“造血”。通过开发富民大院、爱心超市等就业项目,促进3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开辟170个社会性公益岗位,组织“春风送暖”送岗下乡活动7期,通过引导园区或基地流转贫困户580亩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吸纳100余名贫困人口入园就业;通过鼓励扶持贫困户进入手工作坊务工和从事小微经营等,促进67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
教育增收——一人就业全家安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在教育扶贫方面,即墨区不断完善农村办学条件,健全资助保障体系,将教育扶贫的触手伸及每一个镇街、每一所学校,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有质量的公平教育;建立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2016年至2018年累计为435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和助学金92.3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对165名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给予3000元救助,提升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增收的目标。卓锋基金开展“博爱助学计划”,三年来为374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109万元。
医疗扶贫——托底保障蕴希望
  2010年,金口镇垒里村村民邢春合的生活因妻子的尿毒症蒙上了阴影,妻子的病需要常年吃药和每周透析控制病情,巨额医疗费愁坏了一家人。为此,该镇政府针对邢春合的家庭困难,将其识别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益于居民社会保险报销和即墨区扶贫特惠保险报销,邢春合妻子一年治病花了不到3200元。“幸亏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要不这日子还不知道熬到什么时候才是头。”邢春合感慨地说。
  邢春合的故事是即墨区实施医疗扶贫的生动体现。通过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减免、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五重保障”,实施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免两减半”等,发挥各项医疗政策叠加效应,构建多重医疗保障体系,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因病返贫问题。
  精准识别——动态监测保成效
  2018年,即墨区扶贫办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情况逐户进行摸排评估,并与即墨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交警大队、社保中心等单位对接联审,开展信息比对,按照已脱贫不享受政策、已脱贫继续享受政策两大类建立台账,全面及时掌握扶贫对象各方面情况动态变化。
  “要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漏一人',可得长线作战。”即墨区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贫困对象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对脱贫不再享受政策的,坚持每月走访、落实帮联措施、评估脱贫成效,确保持续稳定脱贫;对脱贫继续享受政策的,逐人逐户完善帮扶措施。建立因病因灾等临时性、突发性、支出型贫困人口台账,确保即时出现、即时标注、即时帮扶。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即墨区将继续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保障不动摇,在实现贫困对象基本脱贫的基础上,推动集中攻坚向巩固提升转变,确保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增收,为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