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卫国的个人空间

信息量8503

有一种热爱叫疯狂2015/6/5 19:15:10

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而言,我会选《爆裂鼓手》而非《鸟人》。在技术层面上,《鸟人》当然是傲视群雄的,但是我更喜欢《爆裂鼓手》,里面两个从斗气到斗技的师徒,里面打击乐大神的鼓点。电影看完很久了,我则像被洗脑一样,脑海里不断重播那些鼓声。

这些年来,英雄主义、屌丝逆袭的成功故事讲得太多了,几乎是充斥着屏幕的。看多了,都会有一种,我也能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误!)。事实上,当然不可能,我还是我,只不过看了一场电影,打了一点鸡血,基本上没改变过什么生命轨迹,也就说,并无成为英雄的可能性。《爆裂鼓手》里那个魔鬼老师,一语道破——天才就那么1%,99%都是凡人。不存在逆袭。他逼迫凡人逆袭,结果这么多年来,他连一个1%都找不到。这基本上,就是给所有资质平平的人摔了一个耳光。但是很吊诡的是,这影片依旧有一种励志片的氛围,整个影片下来,热血得不得了(观看时请打开空调)。

所以我给《爆裂鼓手》一个别名,凡人启示录。剧本故事上对男主角的定位很统一,一直都是资质平平者,他是靠努力和血汗(毫不夸张的一次表演),还有一点小小的心机获得这个鼓手的位置的。影片两次涉及到比赛,第一次很显然没有演出成功不可能有名次,第二次则因为是止于高潮,不会给出比赛结果。这大约暗示了,他正如魔鬼老师所说的,并不能一举走进那个最高等级的演艺大厅,他不是那个1%。与此形成讽刺效果的是,家庭聚会上,男主角恃才傲物,瞧不起聚会上的两位两个青少年,认为他们是99%,没什么值得高兴和炫耀的。这个角色事实上很阴暗不磊落,瞧瞧他那段微电影短暂的爱情,以及乐谱失踪事件,可以认为是他故意所为,只为了争夺那个席位。

假如只有这个阴暗的角色,这个影片不会变的如此出色,最厉害的要数那位魔鬼老师。他对音乐的精益求精的表达,表演上的精道无瑕疵,都时刻将这个影片保持在高潮状态。甚至,在学校开除他后,他跟男主角谈话的那一幕,可以说是这影片的核心要害。他表达了自己对那1%的渴望,也表达了对不断面对那些99%的厌恶。他诱导男主角以为自己是他的1%,但是真实的情况是,魔鬼正给这个99%挖坑。凡人不认宰,他自己来solo,两次I
will cue you主导自己的节奏。魔鬼先是被气死,没有在认真指挥,最后屈服在他的鼓声下,来了一次真正的激情演奏。凡人逆袭了,他得到了大神的认可。

Perfect!当时这个词就在我脑海里炸开,爵士乐还在耳边轰鸣,但是影片已经落幕了。非常可惜无法在大荧幕下感受这种澎湃。


这部电影除了人物、故事面目一新的阴暗形态之外,最打动我、最令我有洗脑感的,必须是音乐。我已经太久没有看见这种对于音乐艺术包含的激情、准确、精益求精,导演将这种激情完全的具象化了,观众是能够从魔鬼老师那些松弛的肌肉上感受的,就是这种准确的表达。这个大约是要归功于导演和演员们自身的音乐功底。从这个层面来说,所有人都会原谅魔鬼老师的严厉,因为他是这所有人当中,最懂得经典的,他希望经典是以最理想的状态出现,全力以赴,向音乐匍匐。在这样的心态底下,你叫他如何对待不断出现的瑕疵?完全不能容忍,尤其他自身的技术非常高超。一般而言,聪明的大神,自有一条标准水平线,唯有达到了水平以上,他才会与你对话,否则就是不断的敲打。聪明的人,容易养成刻薄的性子,大约就是这样的。所以普通人认为他们要求太高了,要求太苛刻了,太刻薄了,完全超出了人性。

除了以上错综复杂的电影注脚之外,作为以音乐为主调的电影,最少不了的就是音效配乐了。曲子方面当然是无可挑剔,首首都是爵士乐。重点在音效上,我平时听爵士乐不多,但是还是能听出来这电影为了突出男主角,理所当然的将鼓声放大了,使其他乐器的声音衬托它,这样听起来特别带劲。我重新找了其他人打的来听,整体和谐度高,但是始终不如这电影里的有感觉。节奏感也是电影生命力的一部分,鼓声成就了这部分的节奏,剪辑上的有力配合,简直就是耳朵与眼睛的“速度与激情”。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留言反馈
个人空间相关信息由系统索引库每60分钟定时更新同步,非实时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