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贴回复
返回列表1

查看:461     * 贴子主题:“鲅”气十足,青岛的老丈人笑了

帅哥:73211321



积分:90
注册:2006-09-14
沟通:
Post By:2024/4/2 9:30:52
“又是一年春好时,梧桐花开鲅鱼跳”。每年3月至5月鲅鱼洄游北方,黄海之滨,青岛的渔民“闻汛而动”,等待他们的是满满的收获。
在青岛人的餐桌上,鲅鱼位列“C位”;在青岛人的心中,鲅鱼则有着特别的含义。“鲅鱼跳,丈人笑”,买几条鲅鱼送给泰山大人,是青岛好女婿的“标配”。今天,这一民俗正随着新鲜的鲅鱼,逐渐走向全国。
3月30日上午,青岛2024第二十届沙子口鲅鱼节如约而至,一场荟萃美食盛宴、特色民宿、山海美景的旅游盛宴,也随之新鲜开场。

青岛2024第二十届沙子口鲅鱼节开幕现场
鲜亮的鲅鱼为何能征服青岛人的胃?又是如何被赋予孝老敬亲这一文化内涵?加速“游”向全国的鲅鱼,如何成就更大的“鲅”业?
[align=center]  一 [/align]有人说,无数种鱼能游到青岛人的餐桌,但能游到人们心里的,鲅鱼为首。
自古承袭的饮食习惯。1974年和1975年,在胶州三里河文化遗址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成堆的鲅鱼鱼骨。这个考古发现表明,青岛人与鲅鱼的缘分至少可以追溯到3900多年前。在明代,鲅鱼就已被封为贡品。《西京杂记》中记载:“蔚陀献高祖鲛鱼,高祖乐之。”这鲛鱼、马鲛鱼,即为鲅鱼。
青岛最常见的鲅鱼品种为“蓝点马鲛”,它体态光滑娇美,呈纺锤形状,背部为蓝黑色,有许多蓝色斑点,腹部为银灰色。鲅鱼流线型的身体游动起来速度极快。虽然无鳞,但跃出水面时那光滑的身体也会“鳞光”闪闪,赏心悦目。

[img]/tp/2024/0402/0926209163.jpg[/img]
“鲜掉眉毛”的春日美味。鲅鱼四季都有,青岛人却笃信只有春天的鲅鱼味道最鲜美——肉质不涩不柴,口感也更好。春鲅鱼,在海产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受到青岛市民的偏爱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是洄游到青岛海域的鲅鱼经过了更长时间、更长距离的“跋涉”,肉质更加紧实。二是黄渤海一带水质营养丰富,冷暖寒流在北部海域交汇,大量浮游生物给鲅鱼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形成适合鲅鱼生长的天然渔场,肉质再次提升。

“可盐可甜”的舌尖美味。鲅鱼体大、肉肥、刺少,极受食客欢迎,其加工方式,也呈现出万千缤纷的变化。江浙人爱香煎,潮汕人善汆汤,北方地区更习惯红烧清炖。在被称为“鲅鱼之乡”的崂山沙子口,一条鲅鱼能被加工成槐花鲅鱼、鲅鱼丸子、鲅鱼烩饼子、熏鲅鱼、红烧鲅鱼等几十个花色式样的“鲅鱼宴”。
[img]/tp/2024/0402/0926409167.jpg[/img]
青岛人尤其爱吃鲅鱼饺子。剔骨、排斩、拌馅……费时费力,却也最能体现匠人态度。正如青岛作家阿占所写,“最幸福的就是出锅装盘那一刻,鲅鱼的鲜,猪肉的香,花椒的麻,韭菜的嫩,组成了一个万事俱备的春天”。
[align=center] 二[/align] 在青岛,鲅鱼早已不是普通的海鱼,它“跳”出海面,“跃”入社会,成为一条亲情鱼、文化鱼、致富鱼。
串联起亲情与友情。“春来鲅鱼鲜,孝道代代传。”当头茬春鲅鱼上市,青岛女婿定要好好挑上一条送给岳父,此为“鲅鱼礼俗”。收到鲅鱼后,长辈将鲅鱼烹饪成美味菜肴,辅以茼蒿、豆腐等配菜,寄托子孙“同好”、有福等美好寓意。在沙子口地区,鲅鱼上桌后,由长辈先动筷,此为“见鲜”。
[img]/tp/2024/0402/0927375183.jpg[/img]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海洋文化与孝道文化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鲅鱼礼俗将孝与感恩,蕴含在一尾肥硕的鲅鱼之中,让美食传递亲情。这些年,沙子口的春季鲅鱼一上市,首先要送给福利院的老人们品尝,这也是鲅鱼礼俗的一种新传承。
如今,送鲅鱼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不仅送岳父,也送亲友。每到4月,青岛街头随处可见拎着泡沫盒或塑料袋送鲅鱼的人们,鲅鱼成了联系亲情友情的纽带。
通向富裕与幸福。青岛崂山沙子口地区的渔场,有着近30公里的海岸线,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每年从沙子口上市的鲅鱼有数千吨,占整个青岛市场70%以上,有“鲅鱼之乡”的美称。据崂山区水产商会会长曲知悟介绍,今年4月至5月,预计崂山区沙子口的春鲅鱼产量将达40万至50万斤。
[img]/tp/2024/0402/0928079190.jpg[/img]
鲅鱼的走俏,让渔民们得到很大的实惠,成为他们奔向甜美生活的“福鱼”。春日水暖,渔港日渐繁忙,沙子口中心渔港的渔船几乎昼夜不停地靠岸卸货。风里浪里,渔民们撒网向大海,希望“大有斩获”,不仅能卖个好价钱,还能去鲅鱼节上参赛,夺个“鲅鱼王”向伙计们炫耀炫耀。
鲅鱼被誉为“最有营养的十种海洋鱼类之一”,各类鲅鱼美食也成为酒店饭庄的招牌菜,辐射带动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发展,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品鲅鱼美味,赏山海风光,享人文风情。

[align=center]  三 [/align]
作为青岛物产中当仁不让的“宝藏之鱼”,政府、渔民、市民正齐心合力,让鲅鱼“游”出越来越多的新花样,“游”向更广阔的远方。
比如,文化筑核。“来青岛,一定要尝尝鲅鱼饺子”,这已经成为游客们的共识。为了让“鲅鱼”这一标签更加醒目,近年来,青岛下足了功夫——
崂山区水产商会为鲅鱼制作了全新的外包装,升级品牌形象;已经举办了20年的鲅鱼节持续创新,今年推出专属IP形象“有点‘鲅’气的小伍”,以更亲切的方式对鲅鱼进行推广;作为鲅鱼文化的内核,与“崂山鲅鱼礼俗”相关的渔俗博物馆、主题书籍画册等项目正在筹备推进,不断拓宽鲅鱼文化的应用场景,扩大“朋友圈”。
[img]/tp/2024/0402/0928419197.jpg[/img]比如,产业铺路。一方面,向“新”发力。加强各类深加工产品、共享渔业等研发,推出诸如即食鲅鱼、鲅鱼酱、鲅鱼丸子、鲅鱼罐头等更丰富的产品,进一步延长渔业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另一方面,善借“东风”。通过电商平台,让一件件包装封存紧实的鲅鱼,通过快递公司登上飞机、高铁、冷链车,从码头、鱼摊、冰库向全国进发,让青岛的特色海味“鲜”遍各地餐桌,俘获更多“吃货”的心。通过与民宿、网红打卡地的“联名”合作,将更多鲅鱼礼、鲅鱼宴“植入”到消费者的旅游场景中,实现共赢。
[img]/tp/2024/0402/0929151207.jpg[/img]比如,生态培基。近年来,国家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海洋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在青岛,通过“多休渔一个月”、增殖放流鱼苗等一系列措施,“海洋沃土”养分越来越充足,不仅适合鲅鱼生存,也促进了玉筋鱼等小型鱼类的生长,为鲅鱼提供了肥厚的养料。如此,方迎来海面银鳞沃雪,碧海翻光,鲅鱼口尾相连而来的热闹景象。
有人说,“这个春天没有什么是一顿鲅鱼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趁着春风渐暖,不妨去渔港、去码头、去菜市场,去感受“鲅气十足”的春滋味吧!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1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4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0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