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贴回复
返回列表

查看:2657     * 贴子主题:即墨一男子耐住寂寞做榼子37年 手艺堪称胶东一绝

帅哥:那个二逼发明了暑假作业


积分:-10
注册:2017-05-05
沟通:
Post By:2017/5/29 17:08:01
[img]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7-05/28/1121053267_14959579760141n.jpg[/img]

[img]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7-05/28/1121053267_14959579760291n.jpg[/img]

很多老青岛儿时记忆中,老人们做的小面鱼、小面虎让人难以忘怀,而这些都来自一个个精致的老榼子。在即墨,“葛村榼子”这项老手艺如今已经成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胶东一绝。昨天,记者来到传承人王承厚的家中,见识了榼子的诞生过程。
  坚守耐住寂寞做榼子37年

  一个普通的农家大院便是王承厚的“工作室”,南侧平屋和小后院内放置着上等的梨木,用塑料纸精心包裹,防潮防虫,这些原材料都是王承厚费尽周折从南方淘回来的。正屋门厅便是他的工作间,一把椅子一个木桩再加上包括40多把铲刀在内的一套工具就是他的生产设备。卧室一半的地方被他用作成品储藏,大大小小的纸盒当中存满了各种各样的榼子。地上摆放着两个特别的手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手锤磨得暗黄油亮,锤头上镶着一块四厘米的缓冲木,缓冲木中间已经深深凹陷进去。当王承厚拿起手锤砸向铲刀的时候,每一下力道十足。而缓冲木凹进去的部位便是长年累月敲击铲刀顶端所致。这两把手锤已经跟了王承厚37年,缓冲木用坏了不知多少块,而手锤依旧保护得很好。

  刻榼子时,王承厚全神贯注,每一刀下去都十分工整,在他的手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头很快变成了带有精致花纹的榼子,普通的榼子一到两个小时便可以完成一个,复杂的榼子四到五个小时,他每天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敲打雕刻中度过。“这是一个很枯燥的活,没有毅力的话很难坚持。”王承厚说。在村民眼中,王承厚比较“宅”,而且是一个“技术宅”,只有他能把这门手艺坚持下来,一干就是37年,刻出数万件精品榼子。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4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