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2/10/16 19:40:28
[tag]学习,教育,钥匙[/tag]赏识教育——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孩子们做一件有兴趣的事情时,往往是非常专注。过分的投入,就会把事情做得很好,这时候,作为家长留心观察孩子的天禀,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及特长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的女儿自幼喜欢音乐,咿呀学语的时候,听到美妙悦耳的乐曲,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那时侯,看着女儿可爱的神态,我就有一个以后让她学弹钢琴的念头。女儿刚进入校门,学校就倡议学生周末参加各种特长的培训,拿着报名单,我指点着希望孩子报名的各种特长:钢琴、电子琴、小记者、舞蹈……女儿却摇摇头说:我要学晚会上那个姐姐拉的那种胡琴!孩子的话使我记起,单位上举办春节文艺晚会时,同事的女儿拉得一手动听的二胡,曲子好象是《二泉映月》,当时女儿一双黑亮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听得入了神。好,咱就学二胡!
从此,女儿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通过家教老师的悉心指导,女儿学得挺起劲。可是,回家练习,音阶把握不稳,就连起码的1、5定调也定不准,勉强拉出的曲调生涩难听,她妈妈听了就有些急躁,女儿更是气馁 ,要打退堂鼓:我笨笨的,学不会了,爸爸,我不想学了。我想,万事开头难,急不得。我对于器乐是一窍不通,技艺方面的指导根本谈不上,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给孩子培养上爱好二胡的兴趣。要使孩子由入门到产生兴趣,需要一个过程,得冷水泡茶慢慢来。于是我说,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过关,不要着急,只要肯练,大燕子会拉得很棒的!爸爸,我能行吗?孩子不自信地问,我抚摸着孩子的头说,肯定行!这回孩子展开了眉,乐了。
随着教程的进展,我不时地鼓励,孩子也就了练下去的劲头了,拉的一些简单的曲子,竟有点门道,每当孩子的技艺哪怕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主动拜孩子为师,在其指导下拉上几下,乐曲声中夹杂着笑声,一家人其乐融融。当亲友到家里作客,我动员孩子一展自己的才艺,在亲友的交口称赞声中,我观察到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情不自禁地溢于言表……渐渐地,在空余时间里能主动练习所学的各种曲目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已经把练习二胡当成了一种习惯,偶尔间断,孩子还有空虚落寞的焦虑。
三年来,孩子参加过各种比赛,而且成绩都不错,今年考出了六级,拉起那些比较复杂的曲目能够挥洒自如了。
赏识与鼓励教育,是成功教子的良药,这几年我充分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赏识教育能够点燃孩子‘努力进取’与‘发掘潜能’的星星之火。赏识胜于指责,当然,适当的批评还是有必要的,但是批评并不能和指责混淆,批评要已人格平等为基础,就事论事,不能伤及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变批评为指责进而扼杀孩子的自信心,及进取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以适宜孩子性格健康成长,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中分享其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img]/tp/2012/0513/2332592217.gif[/img]